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淮安站长网 (https://www.0517zz.cn/)- 运营、云管理、经验、智能边缘、云硬盘!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说清区块链的“链上”和“链下”

发布时间:2021-02-24 15:35:55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互联网
导读:据链和节点链。数据链指用链式结构组织区块数据,构成数据校验和追溯的链条;节点链指多个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互相共享信息,其中的共识节点则联合执行共识算法,产生并确认区块。 交易上链的简要过程如下: 记账者们收录交易,按链式数据结构打包成区块

据链”和“节点链”。数据链指用链式结构组织区块数据,构成数据校验和追溯的链条;“节点链”指多个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互相共享信息,其中的共识节点则联合执行共识算法,产生并确认区块。

交易“上链”的简要过程如下:

  • 记账者们收录交易,按链式数据结构打包成“区块”。
  • 共识算法驱动大家验证新区块里的交易,确保计算出一致的结果。
  • 数据被广播到所有节点,稳妥存储下来,每个节点都会存储一个完整的数据副本。

交易一旦“上链”,则意味着得到完整执行,达成了“分布式事务性”。简单地说,就像一段话经过集体核准后在公告板上公示于众,一字不错不少,永久可见且无法涂改。

“上链”意味着“共识”和“存储”,两者缺一不可。交易不经过共识,则不能保证一致性和正确性,无法被链上所有参与者接受;共识后的数据不被多方存储,意味着数据有可能丢失或被单方篡改,更谈不上冗余可用。

除此之外,如果仅仅是调用接口查询一下,没有改变任何链上数据,也不需要进行共识确认,则不算“上链”。

或者,某个业务服务本身和区块链并不直接相关,或其业务流程无需参与共识,所生成的数据也不写入节点存储,那么这个业务服务称为“链下服务”,无论它是否和区块链节点共同部署在一台服务器,甚至和节点进程编译在一起。

当这个业务服务调用区块链的接口发送交易,且交易完成“共识”和“存储”后,才称为“上链”;如果这个交易没有按预期被打包处理,那么可以叫“上链失败”。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区块链系统,尤其是和实体经济、现实世界结合的区块链应用,都需要链上链下协同,用“混合架构“来实现,系统本身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