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打开潘多拉盒子
大家可以看到传统服务的所有功能对应一个DB (上图左),而微服务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设计不同的DB (上图右,可以一个业务对应一个独立的DB) 微服务架构设计核心 1:我们把整个系统根据业务拆分成几个子系统。 2:每个子系统可以部署多个应用,多个应用之间使用负载均衡。 3:需要一个服务注册中心,所有的服务都在注册中心注册,负载均衡也是通过在注册中心注册的服务来使用一定策略来实现。 4:所有的客户端都通过同一个网关地址访问后台的服务,通过路由配置,网关来判断一个URL请求由哪个服务处理。请求转发到服务上的时候也使用负载均衡。 5:服务之间有时候也需要相互访问。例如有一个用户模块,其他服务在处理一些业务的时候,要获取用户服务的用户数据。 6:需要一个断路器,及时处理服务调用时的超时和错误,防止由于其中一个服务的问题而导致整体系统的瘫痪。 7:还需要一个监控功能,监控每个服务调用花费的时间等 SpringCloud
Spring Cloud是基于SpringBoot的一整套实现微服务的框架。他提供了微服务开发所需的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能路由、微代理、控制总线、全局锁、决策竞选、分布式会话和集群状态管理等组件。 微服务概念 微服务英文名称Microservice,微服务架构模式就是将整个Web应用组织为一系列小的Web服务。这些小的Web服务可以独立地编译及部署,并通过各自暴露的API接口相互通讯。它们彼此相互协作,作为一个整体为用户提供功能,却可以独立地进行扩展。 要点
传统服务与微服务的区别 接缓冲区 对于一般的I/O过程,数据流向是,磁盘或者网络 -> 内核临时缓冲区 -> 用户空间缓冲区 直接缓冲区解决的是内核空间临时缓冲区到用户空间缓冲区复制这一步耗费的多余。虽然直接缓冲区是I/O的最佳选择,但是其比创建非直接缓冲区将会耗费更大的成本了,所以一般都是直接重复使用。 创建缓冲区
Buffer不能直接通过构造函数实例化,都是通过静态工厂方法创建,下为ByteBuffer的静态工厂方法。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