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台建设中的那些纠结事
确了中台的应用场景和价值体现,我们开始实施中台架构的落地。我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推动中台这件事差不多有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有很多中台的理论知识可以学习,但是实际的过程中发现,中台的落地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它没有标准,认识也不统一,在一些关键环节存在不少分歧。 正好此次在云栖大会约了几个实践中台的朋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把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希望中台的建设少一些纠结,多一分信心。 中台定义:思想 VS 工具 什么是中台?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行业里也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我更认同其中一个说法就是:中台是企业级能力复用的平台。
如何来解释这句话呢? 既然核心是能力复用,业务流派认为中台其实是一套思想,只要能够实现能力的复用,满足降本增效的企业目标,采取的所有措施,和一切可复用的能力都是中台的范畴,所以中台是一种组织方式。 而技术流派的人则认为,既然是能力复用的平台,就一定要有支撑复用的工具,就必须定义一套技术规范来支持复用,中台一定要有基础平台来支撑的。 中台首先要统一思想,围绕能力的复用进行组织管理,将能力组件化,如下图最底层部分;同时,中台之上我们要构建能快速落地的技术平台(如图中 OECP 部分),通过 Low code 的平台能力,实现组件的组装和流程的设计,快速的构建应用。
技术平台是业务无关性的,但业务中台一定是业务相关性的,只要把业务和技术有机的组合起来,把企业的能力沉淀并复用起来,这就有了中台的基础。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