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拯救“用工荒”?
作者:章蔚玮,新零售商业评论编辑 “先有机器人,还是先有产量,这像是一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博弈。” 好文3193字 | 5分钟阅读 2月10日,200台工业机器人在江苏太仓一家汽配件工厂的生产车间开工,它们成为疫情笼罩下第一批准时复工的“工人”。 假期过后,这批“工人”干劲十足,上料、下料,检测……受疫情影响预计六七月才能完工的订单,在它们的协助下,有望提前3个月交付。 6天后,从贵阳、四川、云南等地出发的复工“包机”才陆续抵达浙江、江苏省内的机场,机上几百名姗姗来迟的工人,是各地政府为企业复工出手“抢人”的战果…… 一边是机器人生产的异军突起,一边是工人返工难,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复工潮中,机器人是否有望脱颖而出? 筹码押给机器人 Dusan是温州一家汽车配件工厂的负责人,受到疫情影响,他的工厂至今未能复工。眼看着一批海外订单的交货期不断临近,而生产线上的工人还未到齐。 “外省市的工人目前还无法进入温州,即便回来了,也要经历14天的隔离期。”Dusan的工厂规模不大,但20%的用工缺口必然会拖慢生产进度。 对他而言,不少工人都要从温州以外的地区赶回来,人员的迁移,加上为复工准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这些因素都在不断拉长复工的等待时间。 另一方面,美国市场的激烈竞争,让他倍感压力。“目前的情况看,比预期的复工时间晚2个月,到5月才能陆续恢复正常生产节奏。” 疫情后的复工难,让Dusan意识到了人力因素的不可控。2020年,他希望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从美国市场转向国内甚至欧洲市场,于是,一道选择题摆在他的面前:扩大用工规模,或者引入“机器人”。 尽管,工厂目前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了30%~40%,但Dusan对工业机器人始终持观望态度,他的顾虑在于,智能机械臂一次性投资较大,一个机械手的投入几乎占2~3年的人工成本,同时,小批量生产环节,机械臂的灵活性依然比不上人工,“中低端制造企业不得不考虑成本,去适应市场竞争”。 疫情的爆发,让Dusan选择了后者复工后,他计划用200万元引入智能机械手(工业机器人一种)项目,取代人力完成一部分危险性大,或者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从而加速生产节奏和规模。 “自动化生产是未来的趋势。”Dusan说,这个趋势或早或晚会来,而他要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尽快适应这样的变化。 根据民航和铁路的客运量,截至2月17日,已经连续十几天徘徊在往年运量的10%左右。即便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目前的复工率也仅为30%~40%。 用工荒迫在眉睫,逼得各地政府不得不上演“抢人”大战,但除此之外,这或许也是企业加速转型的一次契机。 一场关于机器人还是人的竞争,会随着疫情的爆发,率先在汽车、数码生产、加工行业内上演。 机器人“用工”成本在降低 Dusan看到的“未来”,在临近的江苏省内已经发生。当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为用工荒焦虑时,有一家企业不仅准时开工,还有望在一个月内完成因疫情堆积的所有订单。 海瑞恩是一家拥有600名工人的汽配生产企业,工业机器人在这里应用十分成熟抓取原材料,放上磨床,组装,加工,再取下成品,整个过程完全由工业机器人独立完成,且效率明显高于人工同样的生产线,机器人的生产数量比人工高出40%,产品的合格率增长30%。 目前,海瑞恩整个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50%。 “原本,每条生产线需要1~2名工人,现在一名工人管理3个机器人,而1~2个机器人可以负责一条生产线。” 在海瑞恩,目前有200名工业机器人,分别在切床、磨床,以及视觉检测系统工作。这些工作的共同点是:高重复性,且对精准度要求高。 机器人的成本没有预期那么高。“每台机器人的纯成本在2万元到七八万元不等,按照一台机器人替代一名工人计算,半年到一年就能赚回成本。”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欢告诉零售君。 海瑞恩使用的工业机器人主要以智能机械臂为主。从2014年以来,其合作的机器人供应商正从国外转移到国内,去年,海瑞恩在德国、波兰的生产线都同步启用了国内供应商提供的智能机械臂,这成为海瑞恩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的关键。 据张欢介绍,要让机器人更好地进入企业生产环节,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一,对车床进行改造。配合机器人型号种类,对车床进行调整; 第二,对工人进行培训。工人需要完成从单纯生产到控制机器人的技术升级,磨合时间可能需要两周到一个月; 第三,在企业内部设置一个技术支撑部门对机器人进行优化。 2019年,汽车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引入机械化,取代人工,降低成本。 从2017年至今,海瑞恩的生产规模扩大了30%,但用人规模没有增加,这确保了他们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在向车企报价时,海瑞恩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在汽车生产领域,一些企业走得更快,机器人还有望加入更多“工种”。 比如,人工质检以往这道工序需要人对立体形状的零部件进行多角度翻转、查看,确认零部件是否含有杂质,或者划痕。接下来,企业将着手让机器人承担这部分“高难度”工作。 率先让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的企业,在这轮疫情危机面前,已经尝到了甜头。但疫情过后,机器人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先有机器人?先有订单? 疫情爆发后,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生产正在引起更多行业的关注。 比如,口罩自动生产机就一度出现“一机难求”的情况。原本,一台5~10万元的口罩自动化生产机一夜之间翻了三五倍,涨至一台35万~40万元,仍供不应求,交货期长达在30~45天。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是专门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的企业。 “随着疫情爆发,投入自动化生产的意识,正在不同行业内不断提高。”浩科机器人的负责人张家奇告诉零售君,在疫情发生后,出现了很多意向订单,除了汽车行业,还有一些医疗机构,咨询在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实验室检验环节中是否可以引入机器人取代人工。 和去年同期相比,他预计订单会增加2~3倍。而他们今年也想抓住这轮机遇,扩大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从每月生产30台到年产1000台。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额达到51.2亿美金,同比增长30%;2018年至2019年机器人行业上下游供应链进一步成熟,国内机器人产品硬件成本下滑,目前业内产品能力较强的机器人企业已将产品的投资回收期压至2年~1.5年内。 在未来5年,机器人将迎来一轮高速发展期。 据了解,工业机器人目前在大批量、品种集中的生产线上应用更为成熟;在分散程度高,批量孝品种多的产品线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多。 这背后,离不开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 “以汽车行业为例,工业机器人的价格按照不同国家划分,差异明显:大众库卡工业机器人成本在20~30万元/台,日产的工业机器人约在10万元/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则在2~5万元/台。” 一位来自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零售君,在汽车行业,整车装配的自动化程度可达到90%以上,但零部件生产环节,则明显偏低,这与行业自身的利润率偏低,需要较长回收周期有关。 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正在加入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生产环节。 原来的机器人集成化由国外企业垄断,成本高,愿意接受自动化的都是国内一批有稳定订单的大厂,但是现在集成转由国内企业进行,成本压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小企业,愿意考虑推进自动化程度。 从大型生产,进入小型、精准的自动化生产,工业机器人正在加速取代人的脚步。但将会在多久之后? 张家奇说,目前在机器人普及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依然是改造,“除了机械臂,前端的抓手,周边的配套,都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进行改造,在成本中,机械臂占一半,周边的东西占一半。” Dusan已经找到了一家国内生产机械臂的企业,双方约定在复工后,去现场考察再决定落地方案。他之前对工业机器人的种种质疑,能否得到解答,依然是未知数。 或许,对于更多中小企业而言,先有机器人,还是先有产量的增加,更像是一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博弈。 快来说说,你觉得用工荒时期,机器人能否脱颖而出?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