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互联网和“视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展望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来看,信息传递速率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会带来互联网的巨大变革。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繁荣。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利用互联网搜寻信息、社会交往、消费购物、协作办公,大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来看,信息传递速率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会带来互联网的巨大变革。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繁荣。 自从3G等移动通讯技术投入使用和手机芯片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可以随取随用的移动设备(主要是手机)取代了传统的家用电脑,将人们与互联网更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产生了诸多基于移动端的商业模式(如共享经济),也给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带来了很大变化(手机打车、刷抖音、手机打卡等)。那么,面临即将到来的5G+AI时代,互联网又会迎来怎样的巨大变革,对经济社会和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人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有一些观点认为,移动智能时代的下一步是可穿戴式智能时代。以眼镜为代表的下一代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将取代手机等设备,成为更为便利的互联网节点,引领下一代互联网的潮流。 但仔细思索不难发现,上述的观点仅反映了硬件层面的迭代,还缺乏对于软件层面迭代的思考。毕竟人需要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去与眼镜等下一代智能设备沟通,而且这种沟通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必然是与当前移动智能设备与人的交互方式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从软件层面看,在5G+AI支持下,下一个互联网时代将是基于视频的时代,视频将成为连接人与下一代智能设备、人与互联网的重要媒介,进而形成以视频作为主要信息传递介质和功能载体的互联网形态。我们将这一代互联网称之为“视联网”。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视联网”,一是“视联网”为何代表了互联网的下一代发展方向;二是5G+AI如何助力“视联网”的发展;三是“视联网”会带来什么影响。 “视联网”是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技术的发展是以人为核心的,有的技术是为满足人的需求提供便利,有的则为人赋能,使人做到原本做不到乃至想不到的事情。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如此,为人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和赋能是互联网发展的核心要义。相较于图文、语音等形式,以视频作为主要的信息传递介质和功能载体可以为人带来更多的便利。 视频作为信息传递介质可以传递更多交互信息 视频是对一系列静态影像(每秒24帧以上)加以捕捉、记录、处理、存储、传输和重现的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信息的记录与传输方式。对比文字、图片、语言等信息传输方式,视频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具有最大的信息带宽,在信息处理速度和传输速度足够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视频可以传递的信息更多。同时,视频中可以轻易的加载音频和文字,形成多渠道的信息传输,弥补单一渠道的不足,反之则不行。这些优势也就决定了视频可以使得人与计算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更为便利、真实、更符合人与生俱来的习惯。 视频的高带宽使其不仅能传递语言和图文能够表达的明示信息,更能传递其他形式较难表达的默会信息,例如人的情感。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要比单纯的电话交流更能了解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是因为人的视觉能够接收到的信息要远大于通过语言表达接收到的信息,例如表情、动作等,从而分析出对面人所表现出的情感。视频也是如此,通过视频能够更为便利的实现不同时空的人与人的情感交流。 视频这一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影视剧作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其沉浸感和代入感更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传播企业形象,也是为了通过视频中的情感交流建立与观看者的信任感,树立品牌形象。目前,视频内容已经占据了互联网数据总量的80%,并且有越来越多的APP开始加载视频功能。即便没有任何技术与应用突破,预计到2022年视频内容的数据总量也将达到82%。这都表明视频在促进人与人交互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视频作为互联网功能载体可以带来更多使用便利 而随着视频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以及人们观看视频时间的增长,让视频承载互联网的功能服务就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这种便利就是视频作为互联网入口的价值。 从当前观看视频的体验出发,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感觉视频中引起你情感共鸣的点缺乏合适的方式去宣泄。设想如下的场景,在看球赛时看到球星进球后想买双他的球鞋珍藏;在看到《权利与游戏》大结局时有无数吐槽不吐不快;刷抖音时看到别人分享的旅游地标想进一步了解具体信息。在当下,我们碰到以上的场景,唯一的办法是退出视频,打开淘宝搜索球星球鞋;打开微博和微信疯狂吐槽;打开百度搜索旅游地标的信息。在这个退出视频、登录其他软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给人带来不便。一方面是视频中的信息并不一定能准确传递到其他功能软件中,就比如球鞋在淘宝上有多款类似的,你并不能确定哪一款是当时球星脚上穿的引起你购买欲的那款;另一方面是这个转换过程会破坏人的情绪积累,就比如一个人关掉视频打开微信准备吐槽时,看到微信的界面和朋友圈新鲜的事件,注意力就发生了转移,可能也就放弃了继续吐槽,抑或吐槽力度有所降低。如果视频能够直接承载互联网功能,满足人们视频内购物、社交、搜索等种种需求,想必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的更为长远,在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AR和VR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视频作为互联网功能载体将为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当人们带上智能眼镜后,本质上是将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信息以虚拟层的形式与人看到的真实世界进行重合,进而可以在两者间展开丰富的互动,但这种互动肯定是零转换、低延时的。比如当你想买路边某人的同款外套时,你肯定希望看到后直接在眼镜虚拟层上弹出价格、款式等相关信息、确认后就一键下单,而不是虚拟层先关闭视频模式再跳转到淘宝页面获得商品信息。 “视联网”发展的难点 要实现以视频作为主要的信息传输介质和互联网功能载体的“视联网”,主要有三个难点。一是有足够高的带宽便于视频传输。二是精准的视频识别技术,准确找出引发人们需求的信息。三是视频互动技术,在兼顾视频体验的情况下实现人与视频、视频与互联网功能服务的互动。 第一点比较好理解,视频内容由于信息量大,需要足够高的带宽才能顺利观看。而视频越精致、承载的互联网功能越多,自然也就需要更高的带宽用于传输。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